击破“千年之痛”
发表时间:2024-09-18 03:29:34 来源:新闻动态
1月23日,绍兴市黄酒行业协会换届,市政府原副市长光当选新一届会长。这也是黄酒行业协会成立以来,会长首次由这一层级的领导担任。
千年古城一杯酒。历史与文化,是绍兴黄酒的铠甲,也是它的软肋。痛点在于,这杯曾经“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国酿,其价格一度陷入“酒不如水”的窘境,身价与市场占有率都居白酒、啤酒之后。
如今,绍兴黄酒以“不上头”新品成功上市为突破口,从科技、市场、体制、创意等领域全方位赋能,一场再现“越酒行天下”的战争已经打响。
绍兴,因酒而生,因酒而兴,也因酒而忧,陷入了一场传统产业活力渐消的尴尬中。
如果把整个酒类市场比喻成一个大蛋糕,2019年,这个蛋糕规模达8000亿元,其中白酒占6成,啤酒2成,黄酒不到200亿,仅占整个蛋糕的约2%。而绍兴作为“黄酒之都”,仅占50亿元左右。
在资本市场,绍兴黄酒也是一个大写的“尬”:当茅台股价直逼2000元大关时,作为黄酒第一股的古越龙山股价还在15元上下徘徊。
不少北方人来绍兴后,对黄酒有一句经典评价:“喝后浑身柔若无骨,喝趴了,也喝怕了。”话虽风趣,击中的却是黄酒的软肋:易上头,后劲大,第二天还继续“发威”。
虽然黄酒的历史就是中国酒的历史,但当下横扫千军的恰恰就是曾经上不得台面的“烧酒”。这当中固然有行业自身成长的短板,但跟黄酒喝了要“上头”、宿醉却也不无关系。
“客观讲,绍兴黄酒从未停止改革。从元红到加饭、善酿、香雪等,从打造黄酒小镇到建设黄酒产业园,从开门举办‘黄酒节’到获批‘中国国际黄酒产业博览会’,但这些都属于‘量变’,根本性改革并未触及。”新当选的绍兴市黄酒行业协会会长光说。
在一次黄酒盛典上,一位专家在喝了一种陈年黄酒后感慨:“这酒喝着舒服,不上头。”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一旁的绍兴主要领导记在了心里。
曾亲手发起这场改革的黄酒集团原董事长钱肖华和记者说,其实黄酒陈酒口感柔和、舒适,但过去从未想过能够最终靠科技力量达成这种体验。“不上头”项目,就是以陈酒口感舒适为突破口,寻找并去除那种给人体带来微醺和不舒适感受的物质。
“‘不上头’的研发其实是一个改变黄酒基因的过程。”黄酒集团“不上头”项目负责人钱斌说,由江南大学陈卫院士、毛健教授领衔,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攻关团队终于发现了“元凶”:生物胺和高级醇。前者是在浸米过程中产生的,后者是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扼制这两种物质的产生,等于扼住了黄酒“上头”的咽喉。
在2018年的黄酒冬酿时,攻关小组为减少这两种物质在酒液中的单位含量,在两方面做了创新突破:一是通过菌种选育、原料优选、发酵控制和参数智能等手段,在酿造环节削减黄酒酒液中的“上头”物质。二是为了使“不上头”新品在体验感上超越传统黄酒,采用古越龙山“中央库藏”手工原酒做基酒,全面考虑高级醇、生物胺、酒精度、氨基酸态氮、总酸以及总糖指标,通过数字化酒体设计技术赋能,在优化陈年黄酒风味的基础上解决“上头”问题。
钱肖华一直记得这个日子:2019年9月,市委书记马卫光在于杭州举行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绍兴专场新闻发布会上,向世界宣布了这一令人振奋的消息:“不上头”黄酒研发成功。
一是捅破了价格天花板。2020年9月起陆续推向市场的5款“不上头”黄酒新品,售价在128元到588元之间,绍兴黄酒一举完成了从“低投入、低附加值”到“高投入、高的附加价值”的转型和跃升。
二是提升了行业门槛。“不上头,也是黄酒行业从低小散向规模化、高科技转型的一次跃升。因为这个环节,不少家庭作坊和小酒厂是不可能完成的。这也代表着‘家家酿酒’的局面将改变。”钱斌说。
三是擦亮了金字招牌。之前,绍兴黄酒一直缺少在营销市场上的发声、亮剑,“不上头”好比绍兴黄酒产业核心价值的一次亮相,极大地提升了黄酒品牌价值和公共影响力。
继黄酒集团在东京成立古越龙山驻日本办事处之后,去年12月,一批古越龙山10年陈状元红、女儿红等黄酒抵达法国港口。这也是绍兴黄酒首次在欧洲市场启动深度开发。
此前,绍兴黄酒已经启动“打过长江”战略:成立北方销售事业部,组建古越龙山北方绍兴酒销售公司,向广袤、空白的北方市场发起总攻。
虽然绍兴深厚的文化土壤让绍兴黄酒声名在外,但“越酒行天下”的豪情却在过去几十年里销声匿迹。“北方人不喝绍兴黄酒”成了黄酒“向北”的绊脚石。
“打破市场惯性的关键是打破思维定势。”孙爱保去年6月接任黄酒集团董事长,找准价值定位,重塑消费认知,是他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他认为,当市场的惯性演变为心理的惯性,是一个行业僵化的发端。而找准价值定位,重塑花钱的那群人认知,关键是改革创新、开放开拓。
黄酒集团启动了事业部制改革。专门成立北方销售事业部,组建古越龙山北方绍兴酒销售公司,为绍兴黄酒跨过长江提供保障。截至去年12月底,短短三四个月时间,北方事业部已新增签约客户60多家,新增销售1000多万元。
同时,借助“中原崛起、东北振兴、西部大开发”的国家战略和“绍兴周”举办之机,黄酒集团大举拓展版图,郑州、太原、重庆、大连、成都、西安,纷纷迎来了绍兴黄酒的路演团队。
参加泸州酒博会、上海进博会,访茅台、走青啤、赴张裕……以开放的姿态,与同行交流,向高手学习。绍兴黄酒频频在各种场合亮相。
当年红酒和啤酒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在这片土地上开启掘金之旅。今天,绍兴黄酒也开始大步走向世界。2018年,“绍兴黄酒”商标在香港成功注册。2020年,黄酒集团驻日本办事处成立,绍兴黄酒出口欧洲。
以市场为导向,启动产品供给侧改革。古越龙山旗下原来共有一千多个产品,导致生产线压力巨大。近几年,通过启动产品线改革,加快品类瘦身,大刀阔斧砍掉了60%的产品,力推经典名品。
“我们到市场上买茅台,看到的就是几个品类、一种标识,缩减产品线,更有助于强化产品包装的品牌效应。”市经信局一位负责人认为,透过频频的动作和各领域的探索,能看到一家老牌国企自我革新的勇气和活力。绍兴黄酒的变革,既是市场的倒逼,更是思维的嬗变。
说起绍兴黄酒,脑子里往往会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就着茴香豆,头戴乌毡帽的船头脑,手里端着一碗绍兴酒……
去年12月,美食与黄酒研究达人杨一打造的“越酒宴”在黄浦江畔撩起面纱,绍兴黄酒以独特的打开方式让众人惊艳。参加发布会的一位记者这样写道:只见琥珀色的液体装在不同的专用杯里,或温或冰或常温,与一道道不同的绍兴菜组成了极其养眼的时尚CP(绝配)。
去年黄酒博览会上亮相的“黄酒吧”,也颠覆了人们对传统黄酒的印象:高高的吧台上,一溜高脚杯摆开,服务员熟练地将多种黄酒调制拼配,加入冰块和薄荷,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围观品尝。
就在不久前,浙江大学的一群大学生走进绍兴黄酒博物馆,他们惊讶地发现,印象中“土得掉渣”的绍兴黄酒,在这里已然脱胎换骨,有的文艺、有的清新、有的卖萌,仅从包装辨认,还以为走进了时尚超市,从颜值到内涵都充满了“诱惑”他们的样子。
去年7月,黄酒集团牵手红点设计,启动“绍兴黄酒设计共享计划”,邀请全国设计大师聚焦黄酒包装升级,以创意激活千年文化,打造“守得住经典,当得了网红”的黄酒新国潮。
3个月以后,34个共享成果落地,人们惊讶地发现,原来黄酒的包装还能这样“玩”:模拟《兰亭集序》视觉风格,将流畅的书法字体和图章巧妙融合做成特色酒签,将“曲水流觞”画面全新诠释后移到瓶身上,还将简洁明快的时尚线条融入花雕酒、库藏酒瓶,使其大幅“减龄”。
近年来,马云、郭广昌、沈国军、孙宏斌等国内经济界大咖都曾先后应邀前来绍兴品鉴过“不上头”黄酒。马云泛舟黄酒小镇、郭广昌端杯竖起大拇指的照片一度在社会化媒体刷屏。
这也将是绍兴黄酒营销史上的一个经典案例。借力大咖的影响力、话语权,为绍兴黄酒的高端之路造势。
浙江省委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胡坚说,黄酒,就像是绍兴古城的缩影。比成效更可贵的是变的激情、变的意识。现在看黄酒,就像在看一位年轻人,生机勃勃地张开双臂拥抱这个时代、拥抱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