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动荡的菲律宾值得出海吗?
发表时间:2025-04-04 06:57:31 来源:乐鱼体育官网在线
此次峰会参会企业超1500家,参会人数超2000人,是国内最大的出海峰会。各行业出海人齐聚一堂,共襄盛举。
山海图菲律宾国家经理-李倩在会上关于《菲律宾市场概况和出海机会》进行了分享,以下是李倩发言稿全文。
大家好,我是山海图菲律宾国家经理-李倩,接下来给大家伙儿一起来分享菲律宾市场概况和投资机会。
这个是菲律宾(贫民窟),生活在这里的人睡着纸板也能过一天,食不果腹,和墓地为伴,吃厨余的pagpag。
这个也是菲律宾(BGC),这里的人穿金带银,进出门必有阿尔法接送,保姆司机两个起,不是在商场购物,就是在海边度假。
菲律宾的贫富差距非常大,基尼系数超过四十,在东南亚就比泰国少点,极多的财富掌握在极少的家族手里。
除了贫富差距极大,大家印象里的菲律宾是怎样的,开始之前呢,想请大家先回忆一下,第一次听到或者了解菲律宾这个名词,是通过什么方式,是新闻,还是朋友闲聊,新闻内容是什么,我猜呢,大概率这些热搜绕不开帕奎奥,老杜,恶性事件还有概率游戏。
喜欢看拳击比赛的朋友,可能是通过帕奎奥,帕奎奥是世界拳击史上唯一一位夺得过8个不同量级冠军的世界拳王,出身底层,一路从小镇打到国会议员,因为贫穷在高中就辍学了,属于菲律宾逆天改命的领军人物,绝对可以称为菲律宾拳击传奇。
帕奎奥的老家在菲律宾南部的棉兰老,那说到棉兰老,就必须提到棉兰老的主要城市,菲律宾第三大城市-达沃,那达沃市呢,是杜特尔特家族的政治大本营,一说到老杜,大家基本就不陌生了。
老杜曾三度担任菲律宾达沃市市长,从1988年陆陆续续到2016年,当了二十多年,在这个期间,达沃市成为了亚洲最安全的城市之一。
那2016年之后呢,老杜不再担任达沃市市长了,直接以39%的得票率胜出,在16年6月成为了菲律宾的第16任总统,同年,小马科斯也有竞选副总统,但是没选上,直到6年后,2022年,老杜卸任,小马在各大地方政治势力、豪强的支持下,担任菲律宾总统至今,比如北部阿罗约家族、宿务加西亚家族,以及当时也取得了老杜女儿沙拉的合作。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那咱们再回头来看看,老杜在任期间,都做了什么,从国家定位上来说,老杜一上来的定位就是以本国发展为第一要素,其他几个国家不要过多的插手我自家的事,那咱们呢,一直都是强调不同国家、一起发展,在发展理念上,能够说是不谋而合。
老杜刚上台的时候,奥巴马还在连任(美国任期四年)当时菲美关系能够说是谷底,17年1月奥巴马卸任,特朗普上任后,菲美关系才逐步回暖,在16到22年这六年,老杜和咱们之间,一直是往来颇多的,因为老杜这个人整体风格强势,争议也很大,希望发展本国,让老百姓的日子好起来。
整体主导思想就三个,在政治外交上,以对话方式为主,和平解决南海争端;在经济上提升与中国的合作伙伴关系;在军事上提高国防的独立性。发展农业、基建、打击犯罪(尤其是毒品及贪腐)、国内去平叛乱和解决贫困。
那我们从几个大的事件来看,16年老杜一上任,就在同年10月来咱们这进行了国事访问,咱们也是老杜就任总统后第一个访问的非东盟国家,18年2月老杜公开表示在其任期内绝不允许菲律宾军队参与美国主导的海外战争。
咱们这边,也在2018年11月,老杜上任两年后,首次访问菲律宾,两国元首一致决定在相互尊重、坦诚相待、平等互利、合作共赢基础上建立中菲全面战略合作关系。
这个基调一定下来,从16年达成理念上的一致,到17年落实到具体的合作层面,到18年咱们在达沃设立中国驻达沃总领馆,能够说是一路生花。
因为基本09年中国国家电网拥有菲律宾电网40%股份后,就没什么大型项目了,直到老杜期间,
中国电信通过40%的占股,成为了菲律宾三大运营商之一,在菲律宾建造、安装、运作及维持电讯系统。那这一个项目带动了很多的上下游,比如华为、烽火、中兴,跟着过去的别的企业,那更是数不胜数。
除了这些非常大型的项目,因为老杜当时要戒毒,18年,老杜上任2年后,中国对菲援建的一座戒毒中心就揭牌了,后来呢,就赶上疫情,这个期间也是援助不断,2020年3月4日菲华商联总会向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转交一千多万的捐款。
同年,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还公布说在马尼拉的三座大桥都完成了商务程序,虽然后来没落地,但当时依旧很鼓舞人心的。
21年,中国跨海公路桥项目正式举行通车仪式,这个期间的填海项目、地铁项目,一度中国都是大热门,只不过雷声大雨点小,后来没落地的多。
回看老杜这6年,其实是侧重国家内部,2016国内平叛,2020.3-2021.9新冠,也是刚好赶上了内忧外患,就是这样的一种情况下,老杜还降低了贫困率。从2006年的26.6%下降到2021年12月的18.1%,能够说是乱世出英雄。
那除了老杜,另一个让大家了解到菲律宾的新闻,也是频频上热搜的,就是一些恶性事件。
2024.6.17 发生了南海事件,这个事件呢,估计今天在场的大多数人都看到过,菲律宾企图向仁爱礁的坐滩军舰运送补给,中方海警对菲方船只进行了检查,并缴纳菲律宾特种部队军械,过程中一名菲方特警手指被相撞的船只夹断了,这一次的南海事件,算的上近十年来南海摩擦之最,菲律宾媒体也是大肆报道,导致让民间的氛围也开始微妙起来了。
2024.07.01 后来呢,就是7月,7月这个事情呢,我相信很多人到现在都记忆犹新,两名中国医疗器械公司高管赴菲律宾商务考察,遭遇绑架不幸遇害,虽然在上个月,凶手已经被抓到,但是影响过于恶劣,每一次看到和这条新闻相关的消息,都会觉得很难过,真的希望咱们出门做生意的所有人都平平安安的。
再到最近的,10月在makati的枪击事件,这个是我们同胞自己之间的纠纷。
整体来看,主要的冲突围绕着非法身份、签证、南海、绑架、枪击,像在菲律宾开店卖茶叶、卖日用品的、做餐饮的,是被查的主要对象。
从菲律宾的GDP来看,菲律宾有三大产业,主要是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其中,服务业占比60%以上,博彩、旅游、BPO、外劳,这一些行业都属于服务业。
其中博彩是最受争议也是最有话题度的,单单博彩一个行业,在2020年就占到菲律宾GDP的7.2%,第一产业农业也才不到10%。
首先菲律宾人呢,喜欢赌,比如说斗鸡,博彩业起步很早,最早可以追溯到16世纪,但最开始只是一些民间活动,在西班牙期间,开始引入了彩票、赛马这类活动,也成立了小型赌场,直到1930年,在美国期间,才将赌博以慈善的目的,进行了合法化。
之后赌博活动一直由政府监管,但到了1976年,当时的菲律宾总统费迪南德马科斯,也就是现任总统的父亲,成立了由国家管控的菲律宾娱乐和博彩公司PAGCOR,用来规范和管理实体赌场。
之后在2003年,菲律宾First Cagayan发放了第一张网络博彩牌照,First Cagayan是菲律宾第一个由政府成立、控股的菲律宾博彩管理机构,15、16年的时候,很多公司都集中在马尼拉,以及菲律宾北部,卡加延省。
这些公司就是受到Cagayan Economic Zone Authority(CEZA)管制,就是卡格杨经济区管理局。First Cagayan就是为博彩公司提供有偿服务的,在博彩公司合乎条件、缴纳一定费用之后,就能申请CEZA的博彩牌照,拿到这个牌照,就等于受到卡格杨经济区管理局的保护。直到2016年前,很多博彩公司的牌照都是由First Cagayan发的。
由于博彩在菲律宾被合法化,在新冠之前,2012到2019期间,博彩的收入每年持续增长,2019的收入达到历史高峰,是2012年的3倍之多。
收入多,贡献的税收自然高,2020年,菲律宾财政总收入2.85万亿比索(包括税收和非税收入),其中PAGCOR的税费及非税资金大概30亿比索,仅次于BIR的1.95万亿和海关的0.53万亿。
从数据上看,PAGCOR创造的收入会给菲律宾药业委员会,体育委员会、医保、司法部索赔委员会等菲律宾政府下属机构提供专项资金。
同时,PAGCOR负责监管、运营、授权和许可纸牌游戏以及数字游戏、赌场游戏,为菲律宾政府的社会公民和国家发展创造收入,帮助菲律宾旅游业的发展,比如像澳门,也是因赌场所以带动了很多旅游经济。
但其实PAGCOR的角色是很矛盾的,不像澳门,是政府监管,公司运营,菲律宾的监管方也是运营方。所以很多收入并没有流向政府。
在岸博彩,在菲律宾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马尼拉的E-city,以及三大乐综合体,还有一些位于克拉克的中小型持牌赌场。
离岸博彩,就还是之前提到的总部在菲律宾卡加延省的美国上市企业,First Cagayan,直到2016年,PAGCOR宣布,First Cagayan不能再发放牌照了,只要不是PAGCOR的牌照,都是非法网络博彩。
17年的时候,由于被爆出高管勒索事件,PAGCOR还有被简短的控诉,这时有一家APECO有简短的说,只有自己下发的牌照才是合法的,但5个月后,政府宣布APECO只能小区域发放,全国合法网络牌照依然只能由PAGCOR发布。
从这个事件就能看出来,菲律宾政策充满了多变性,这个和菲律宾的政治体系也有关系,西班牙殖民时期,就已经衍生了大大小小的家族,一直到今天,这一个国家还是由这一百多个家族掌握着。
那取得了牌照的离岸网络博彩商就是POGO,从2022年9月开始,菲律宾司法部就一直打击非法POGO,在9月关闭了175家执照被吊销但继续营业的非法POGO。并且表示发放了牌照的60家合法POGO商中,只有27家仍在营业,部分转向了税收不高的越南、老挝等。
除了POGO,另一种就是PIGO,这个是2020年开始颁发的菲律宾在案博彩商牌照,也就是面向菲律宾国内客人的网络博彩,但在运营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恶行事件,后来在2022年5月暂停了营业。
但是“将颁发55到65个许可证,不再有服务提供商许可证,只会有IGL许可证。”
虽然目前IGL也是禁止的,但是之后的发展还要再看,毕竟这个行业的税收非常高,而且创造了很多就业机会,现在菲律宾失业率一直上升,那菲律宾政府能否安全停掉这个行业,还是有待观望。
疲惫-我感觉现在菲律宾整体透露着一种疲惫,这种疲惫是心态上的-物价涨,生活上的压力大,国家财务情况赤字,这种无法跨越的阶级,让很多人心态上很疲惫,老马科斯当时上台,就是因为承诺物价会降下来,小马科斯上台也一样,是因为能让老百姓吃上大米,为什么吃上大米都能收获这么多选票,因为菲律宾直到今天,大米依然进口,老百姓就是吃不起。
早上经常去上班的时候,就看见楼下下了夜班的在喝酒,在菲律宾很多人一瓶酒能喝一天,而且基本都喝且爱喝,也许只有酒精才能让他们短暂的忘记痛苦。
未知-政策朝令夕改,比如很多文件的提交时间之类,年年都会更新,以及台风,菲律宾自然灾害风险指数排名全球前三,这种朝不保夕的天气,也让整个社会氛围充满了未知。
生活在菲律宾的菲律宾人呢,首先生活上的压力大是肯定的,在这种环境下,他们很直接-先谈钱,再办事,因为要先糊口,并且职责划分极其明显,不是自己工作职责的事情绝对不做,比如行政邮寄快递,行政就会说,我只是邮寄你给我的文件,里面是什么与我无关。
菲律宾离中国很近,没有时差,从广州2个小时就能到马尼拉,人口主要分布在北部的吕宋马尼拉大都会,占了GDP的40%。
宗教主要是天主教,跟西班牙一样,虽然总说菲律宾像美国,但也就是语言都是英语,美国大多数信奉的宗教是比较务实的,主要是基督教,从行为举止这个根本上来说,菲律宾人更像西班牙,能歌善舞,及时享乐。
菲律宾不允许离婚、不允许堕胎,所以人口也很多,在东南亚仅次于印尼,这也让菲律宾的家庭观念非常重,每周都有家庭日,逢年过节必须要一大家子人一起,开着车、选个酒店或者度假村再下个馆子,好好庆祝一下。
这点儿,生活小习惯上主要是受美国文化的影响,因为菲律宾的英文普及率非常高,在东南亚仅次于新加坡,小时候的课本都是英文的,甚至有些现在的菲律宾小孩,不会说他加禄,但是英语说的非常地道非常好,广告全是英文、书全是英文、电影院都是好莱坞、追剧都是网飞Netflix,消费习惯上完完全全的美式思维。
政治制度上也一样,马尼拉大都会就有17个区,每个区都自治,所以每个区的文件都长的不一样,整体的政策发布之后,结合本区的情况做灵活调整。
菲律宾人做起事情来也是不紧不慢,这点跟天气呢,多多少少是有点关系。菲律宾常年二十来度,又常有台风,前两个月,9月10月菲律宾的台风大大小小不下5个,一有台风,别的不说,政府和学校先放假,而且常常是前一天晚上通知第二天放假。这种明日复明日的环境,和通知的随意性,让菲律宾整体的节奏都很放松;
这点和传统印象里手脚利索的菲佣不一样,即使排长队、餐厅等位,也比较少看到菲律宾人不耐烦或者急躁,这也体现在买单的时候,常常要等十来分钟,但菲律宾人很少着急,整体状态很非常放松。
见面有会议或者有活动也是,常常活动说3点开始,活动时长两个小时时,会被公认是4点甚至5点开始,然后7、8点结束。
所以之前我们在菲律宾办活动,按时开始按时结束,让本地团队都非常惊讶,而且我们不仅是按时开始,我们的嘉宾都是提前到场,非常有时间观念。
当时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们人事说,晚上太堵车了,要不早上开始,我说3点就开始了,5点半肯定能结束,人事当时特别认线点人能到齐吗,真的特别有意思,那文化不同,发展思路不同,整体的国家发展规划也会不同。
有一个很火的测试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做过,就是画一个人、一个房子、一个树,然后可以分析出很多潜意识,但如果我们按建造的顺序来看,我作为人,我要先生活,要先吃饱穿暖,但是天天住不舒服,也不行呀,极度影响第二天的状态,那就需要有一个房子,但是有了房子,我发现我有些东西自己不存在,别人有,但是我种树很厉害,那我就种一些树,去和别人换。
那其实跳过务农此阶段,一开始的吃饱穿暖,对于现代社会,上班的人来说,就是贸易行业,买点吃的买点喝的,买点衣服,那得有个住的地方有房子,还得减少下通勤时间,得有路,就是得有能支撑贸易行业的基建,那服务业就是作为菲律宾的支柱产业,去交换其他几个国家在菲进行投资。
而菲律宾目前主要是在吃饱穿暖此阶段,所以说行业呢,就是贸易和服务业这两大块,因为菲律宾没有经历过土改,西班牙殖民时期土地掌握在少部分人手里,老百姓要租地,到现在,也没有过大的改变。
整体可以简单概括为:线下太贵了,对于投资者来说太好了;线上太少了,对于投资者来说太好了。
不同于国内外卖和线上平台卷价格,菲律宾是进口大国,线下市场有很大的自主定价权,所以整体的物价不低,西兰花一颗卖到70人民币,打印机、冰箱、微波炉这些也基本都是国内的2-3倍,我们办公室当时要做logo,本地一张嘴就是4000人民币,后来我们在国内做好快递过去也就不到2000人民币。
按理来说线上多方便啊,省事省力又省心,但是菲律宾条件不满足,一是支付,没那么多人有卡,菲律宾一个人能有10来个ID,去办卡得先符合办卡条件,ID都不合乎条件根本就办不了,再一个办卡还要保证有10000比索的余额,将近一千来块人民币,没这个余额就停卡,每个月不借钱就不错了,哪来的钱保证卡不被停。
用不需要卡的Gcash之类支付,系统又总是崩溃,还总有手续费,好多地方,甚至CBD的便利店都只接受现金,所以这个线上支付,就困难重重。
第二个,电商配套服务没跟上,基建差,买个快递,住的稍微偏点,就等吧,没个九天十天是到不了的,这还得希望货没问题,一退一换又是十来天,这如果着急的话,去线天。线上找客服沟通下货物问题,经常是无人回复,连自动回复都不设置,整体的体验感确实比不上线下,线下一个几十块的小东西,都有微笑服务。
线下大致上可以分为传统和现代两种方式,传统的就比如批发商业市场,像菜市场、小商品批发商业市场,菲律宾的中国城,这一些地方中国的小商品非常多,日用百货什么都有,但都是白牌;
现代的就是商场之类,菲律宾的商场占地面积是亚洲第二,全球第四,经常是熙熙攘攘。线下和线上一样的商品,就应该卖的更贵,你们可以看到,菲律宾的商场经常人非常多,关键人多,买的东西也多,一到周末,全家人出门每个人手里都拎着购物袋,再不济也得去餐厅吃一顿,或者吃个冰淇淋甜点之类。
从增长速度来看,服装、个护、家电、包装食品的增速都在10%以上,这也符合目前菲律宾国情,就是衣食住行相关的。
最后两个是非常有意思的,菲律宾对宠物和过节非常非常的重视,家家户户基本都有宠物,对过节更是热衷,甚至还因为过节有了ber month,september,O,N,D,也就是九十十一十二,这四个月,这都统称为圣诞月,9月商场就开始有圣诞老人,各种礼物、圣诞定制款,都开始上线。
海澜之家、安踏、库迪咖啡、比亚迪、大疆、悦刻、TCL、海信、比亚迪、OPPO、VIVO、Realme、小米、华为、传音、名创优品,手机那不用说了,菲律宾市占率前五的品牌中,基本都是中国品牌,OPPO、VIVO、Realme、小米、华为、传音表现都很好,OPPO占了将近20%。
海澜之家的价位并不低,库迪在咖啡里也不是走低价的,为什么这两个品牌会持续性开店呢,这个跟菲律宾的消费习惯有很大的关系。
因为菲律宾追求的是品质生活,星巴克不算便宜,但是在菲律宾基本500米内必有星巴克,每天手里拿着星巴克的不在少数,一到圣诞季,早上上班前、晚上下班后,每个店的从收银台排到大门口。
按最便宜的美式,一杯160比索,其他的一般100比索,20人民币一杯,而菲律宾的平均月薪,如果是职能部门,每个月不到4000人民币,和这个薪资对比起来,20一杯已经占到了日薪的15%,但是这杯星巴克买了之后,代表的是品质生活,代表的是成功人士,代表的是发了ins之后收到的赞。
所以愿意为星巴克的品牌溢价买单,耐克这类运动品牌也一样,在菲律宾穿耐克的非常多,特别是情侣,这一些品牌代表的是梦想中的生活,哪怕只是短暂拥有,也足以让精神世界愉悦。
因为菲律宾追求的不单单是低价,而是品质生活,目前做的好的没有中国品牌,中国品牌还处于性价比阶段,能做出品牌的很少,基本提到中国,都是中国制造,甚至负面些会觉得都是假冒伪劣。
中国制造并不少见,zara在菲律宾的店里全是made in China,屈臣氏、ACE、优衣库都是,要不就是made in China,要不就是made in Thiland,中国制造现在已经大多数消费者所接受,但是中国品牌还没有,被接受是需要一个周期的。
在菲律宾开两个来小时车,也见不到几个中国品牌,基本全是TOYOTA,三菱,见到吉利、奇瑞、名爵、比亚迪的数量不超过10台。
蜜雪出海东南亚凭借着加盟模式,有超快的开店速度,但是在菲律宾表现一般,印尼、越南上千家店,菲律宾总共百来家,如果只是追求低价 和菲律宾是不一致的:蜜雪都这么便宜了 但是在菲律宾表现一般,没有品牌效应,只是在路边开的话,可完全去便利店买更便宜的饮料,商场里几乎没看到过蜜雪,人流量最大的BGC,一家蜜雪都没有。
在菲律宾,买的不仅仅是咖啡、鞋、衣服、包,买的是优越感、是理想中的过着高品质生活的自己,是别人羡慕的目光。
库迪现在在菲律宾有6家店,有的店紧挨着星巴克,生意依然很好,因为库迪的产品虽然没做到品牌化,但是做到了差异化,库迪在菲律宾卖得最好的有两个口味,一个是琥珀焦糖、一个是生椰拿铁。
这两个口味在星巴克我是没有见到的,在其他咖啡店也没见过,基本就是美式拿铁摩卡,或者加个紫薯特调,星巴克也就是咖啡系、茶系、星冰乐,没什么比较特别的;
但年轻一代在菲律宾,不仅喜欢喝咖啡,还喜欢尝试新鲜口味,追求个性,库迪最贵的也就是160比索,和星巴克最便宜的美式一个价格,又有很多新鲜的口味,自然就会成为尝鲜者的选择。
每天基本平均有250杯,好的线杯,琥珀焦糖半年买到了30000人民币,每天50杯,库迪咖啡还有自己的小程序,通过发券、搞活动,逐渐积累起来自己的用户群体,海澜之家也有自己的APP,还经常有优惠券,有活动。
比如比亚迪就是和ayala合作,从而进入菲律宾市场,目前来看,街上能见到比亚迪的概率有逐步增加。
出海,找本地合作伙伴是很重要的,库迪也是通过联营而不是加盟的方式,吸引到菲律宾本地的老华,一旦老华认可,基本本地市场的接受度就会很高,而且有很多老华,是想要做一做出海的中国品牌。
老华完成了最困难的选址,其他的就是强强联合,比如选址后的装修,库迪直接提供图纸,老华找本地性能好价格低的工程队装修,运营时老华招聘,库迪提供业务手册、原料、机器。
而海澜则是自己开店,但是菲律宾的Mall,这可都是本地合作方,比如SM、Robinson一个商场的抽点至少在30%-45%,所以要想在菲律宾赚钱,得让利,让本地人也得有的赚,要合作,要互惠。
菲律宾的线上,从在整体贸易收入的占有率来看,是东南亚倒数的,不到10%,但是架不住线上就应该做到物美价廉。
菲律宾没有本地的电商平台,依然是三大主流平台,TT、shopee、Lazada,从排名前三的品类来看:
电子类绝对会占有一席之位,菲律宾的手机使用时间是全球第一,每天超过10小时,自然配套的电子产品需求量会很大,毕竟电子产品都有使用周期,即使手机使用的久一些,充电线这些是很容易都是或损坏的,比如说我们的客户,倍思,在菲律宾就做的很不错。
得力现在在菲律宾线上能做到类目第一,耀耀科技的小家电做的也很不错,虽然都是线上,但是在本地都有常驻同事,得力的经销商都是合作了二十多年的,耀耀科技卖小家电,直接在本地搭团队,培养自己的主播,培养自己的操盘手。
1. 比如化妆品,口号要持久,要耐用,不要总是需要补,粉底之类颜色要深,因为菲律宾人肤色深,护肤要多效合一,不要分太多,因为省钱。海贝丽质的sace lady、dazzle me、Y.O.U,这些也都是给菲律宾、给东南亚专门研发了产品,而不是直接复制国内卖的好的品;
3. 根据菲律宾生活小习惯,比如菲律宾人非常习惯使用免洗手消毒液,出门包上都会挂一小瓶。
而且线上线下都在做,如果只有线上,那就是是一时的,不长久,线上线下相结合才能互相引流,如果这个产品线下没有,只有线上,那很多消费者会觉得,售后没保障,即使是化妆品这类非强售后的,也会觉得过敏了怎么办,菲律宾本来就是一个眼见为实、责任到人的国家,只有线上是很难获取信任的。
久而久之,线上就只敢买单价极低的,卖的好的品类单价在5美金左右,品类也少,万圣节想买个装饰,都买不到,随便一划,就到底了。
中国的产品出海还需要一个周期,才能让本地消费者所接受,从数据上来看,菲律宾的贸易市场还会发展,而且菲律宾目前依然属于卖方市场,消费者的分布又密集,但是中国产品能在这一个市场被多少消费者选择,就需要进一步探索市场,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青睐。
就是金融服务,在菲律宾做贷款,有正规牌照,一年的纯利润能有上亿人民币,而且全是C端客户,菲律宾每月发两次薪,借款像吃饭一样日常,因为菲律宾民生用品的物价并不低,但最低薪资一个月不到2000人民币,要买东西就只能先贷款,那贷款后还要还,就到了支付需求。
刚才也提到菲律宾办银行卡很难,上有政策上有对策,银行办卡难,自然就会有能替代银行的,又有支付功能的,比如咱们国内用支付宝微信是直接绑卡,菲律宾的Gcash可以直接往这个APP里充钱,然后用这个电子钱包进行扫码支付。
那即使是不做菲律宾本地支付,做跨境电子商务的也都有跨境支付需求,比如连连、akulaku。
菲律宾51%的人都没有银行卡,依然处于现金社会,但是贴身携带现金并不方便,去银行线下转账效率也很低,比如之前去银行转账,处理业务,一去大半天都过去了,但是线上也就是几分钟,又不用等银行上下班,除非是碰上系统崩溃,所以对线上支付的需求肯定会逐渐上升。
除了金融相关,BPO是一个给菲律宾贡献了7.5%GDP的行业,和第一产业农业GDP都差不多了。
菲律宾的菲佣大家都很熟悉,那BPO其实就有点像电子菲佣,之前BPO第一的是印度,2022年起成为了菲律宾。
但和IT外包相关的,还是得找印度,菲律宾这个是语音客服中心,根本原因是菲律宾英语普及率高,成本又低,一个月不到2000人民币,做欧美市场的生意,就很适合把客服中心放到菲律宾,菲律宾的配套设施也全,比如夜间公交,24小时餐饮店,这都是给BPO服务的,但目前在菲律宾做BPO的基本都是美国公司,中国的很少。
考虑英文客服中心的话,菲律宾是不错的,而且BPO的现金流非常好,都是先收款,然后做业务,再交付。
这个包括英语语言学校,培训外劳,培训菲佣,职业培训,因为菲律宾英语普及率高,从地理位置上也近,如果按寒假或者暑假这种短期学习来看,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除了英语语言学校,还有就是职业培训,很多公司去了菲律宾最头疼的就是,招不到人,人事、财务这些都还好说,一线工人招不到,带货主播招不到,培养好了又不稳定,那就非常需要有一个机构去做这些前期工作。
第三个行业,就是新能源,菲律宾目标是要在2030年碳中和,但是目前其实是在依靠化石燃料,从布局上来说,菲律宾很重视新能源。
因为菲律宾的电价非常高,2-3块人民币,这个是非常可怕的,有些老百姓工作10天的工资才只能够交电费,除了BGC这个区域,往出一走街上连个路灯都没有。
电价高对制造业影响也非常大,就比如关税这块,中国面临的高关税会驱使中国制造业往外走,但是菲律宾电价太高,现在在菲律宾做转口的,都是简单加工,凡是对电力稳定性要求高的,就肯定是从其他几个国家加工然后进口到菲律宾,再做个简单加工,但凡是对电力稳定性要求高的,就得配个自备电站。
新能源电不稳定,菲律宾基建不好又不能承受不稳定的新能源,配套的储能也会在菲律宾有需求。
但新能源车在菲律宾爆发还得一段时间,一是充电桩少,二是价格太高,基本翻倍,再加上特斯拉今年也开了店,还说买车送充电桩,对于中国品牌来说,是个不小的压力。
第四个行业,就是基建,要想富,先修路,这一个道理到哪里都一样,菲律宾不适合铁路这类,但公路是可以的,菲律宾的很多公路私有,财团造好了路,就可以源源不断的收过路费。
通信是因为BPO需要有一个好的网络做支撑,像华为、烽火、中兴,但通信是有建设周期的,现在已无前几年需求大了。
以上四个行业是目前来看,菲律宾比较有发展需求的行业,那咱们作为外国企业过去之后,尽可能的围绕小而美、本地化、还有长期发展去做。
这里的本地化不是本地化率,是从本地消费者的需求出发,比如做本地餐饮,不管卖鸭脖还是快餐,先把米饭配上,做高端餐饮,也把699比索的自助配上,炒饭配上。
不管卖鸭脖还是快餐,先把米饭配上,做高端餐饮,也把699比索的自助配上,炒饭配上。
菲律宾是一个线下消费大国、现金交易大国,作为布局全球来说,菲律宾有语言优势,以及语言方面的成本优势。
那回到刚开始的问题,大家第一次听到或者了解菲律宾这个名词,是通过什么方式?